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7月30日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座谈会”。
上海高院张斌副院长、知产庭刘军华庭长出席会议,浦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金水,党组成员金民珍参加座谈。来自上海高校、上海律协、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等单位的相关代表应邀参加座谈。
吴金水汇报了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发表以来,浦东法院积极发挥知产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引领区建设先期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谋划服务保障举措;二是对接产业需求,开展行业调研走访;三是完善解纷模式,推动纠纷高效化解;四是开展专题调研,发挥司法智库效能;五是创新服务载体,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就下一步服务引领区建设工作,吴院长围绕严格保护、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审判延伸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引领区、服务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十项举措。
在座谈环节,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为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提供了真知灼见。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保护处潘春森处长高度评价了浦东法院在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建议浦东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知产司法保护与产业、行业的深度融合,借助区位优势,实现关键点位的先行先试。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许春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有保护和引领两大功能,浦东法院要在保障基础上关注浦东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功能;要借助浦东立法优势,在体制、机制、司法功能拓展上有所探索和突破。
上海市律协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刘峰主任指出,对企业而言,如何推动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之所在。建议联合各界力量,有针对性地成立引领区建设专项课题组,有时间、有节点、有步骤、有计划地破解实践中的挑战。
刘军华积极评价了浦东法院服务引领区建设十项举措,并指出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第一步是保障,第二步是引领,要从机制做法上入手,在诉源治理、多元纠纷化解等方面探索,最终形成新的浦东经验。
张斌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项要求:
一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打造浦东知产司法保护高地。中央关于引领区建设的决定使浦东面临重大机遇,从产业调研情况来看,业界对知产保护期待很高,浦东法院要以该院十项举措为基础,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服务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二是要围绕浦东引领区建设,打造保障自主创新时代标杆。认真落实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加大知产保护力度,培育和塑造精品案例,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充分激发浦东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推动浦东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三是对标对表知产保护的新期待、新要求,打造高品质的知产保护格局。借助立法权下放浦东的优势,优化知产审判体制、机制建设;与知产行政机关联合构建“严、大、快、同”的保护平台,回应纠纷解决需求;不断优化自贸区知识产权审判组织建制,率先开展司法新规则探索、治理新模式应用。上海高院支持浦东法院先行先试,希望浦东法院继续做好排头兵,为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作出更大贡献!(转自:上海浦东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