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力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今天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召开知识产权调解工作推进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张斌副院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余晨副局长出席并讲话。
推进会发布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设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专调委),统筹全市知识产权专业调解力量,对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浦东、徐汇、普陀、杨浦四家基层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跨区域调解。
《实施意见》规定,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统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建设,指导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进诉调对接工作,设立专调委,并择优选任擅长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员。上海高院立案庭负责统筹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指导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基层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委派、委托调解工作。专调委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调解平台,对接入驻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实现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
市知识产权局余晨副局长指出,从行政机关角度而言,《实施意见》的出台取得了三大突破:
一是首次在中国(上海)保护中心保护中心探索设立专调委,负责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专调委下设秘书处负责案件对接、案件分派、案件跟踪、调解员考核等工作。
二是合理配置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社会力量,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跨区域调解,探索解决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案源分布不均问题。
三是与司法保护进一步紧密衔接,实现诉调对接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协同打造知识产权“快保护”通道。
他要求本市知识产权系统把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诉调对接平台规范化建设,在推动诉调对接办事流程便利化上下功夫,将线上调解平台信息化的文章做深做足,在建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大力培育专业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队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上出实招,力争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的标杆。
上海高院副院长张斌指出,一是提高站位,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改革是实现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司法领域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的必然要求。二是聚焦重点,补齐短板,不断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回应和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改革中存在的认识理念、队伍保障、专业指导、调解效率等难点问题。三是数据助力,科技加成,努力实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转型升级,使在线调解平台实现裁判规则指引、纠纷案例预判、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多种功能的深度融合。
推进会上,公布了23名首批专调委调解员名单,调解员分别来自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政法学院、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由市知识产权局择优选任。
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协同上海高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加强对专调委的业务指导,培养专业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问题研讨,有力推进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全面开展。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加快推进专调委的筹建工作,不断提高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专调委调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推进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转自: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