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和运营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明晰的职业晋升渠道。记者26日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将北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纳入评价范围。
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对从事知识产权规划布局、代理服务、确权维权等工作的专业人员需求大幅增长。该类专业人员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此前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没有合适的职称晋升渠道,影响人才职业发展。
北京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包括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和运营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将纳入评价范围。北京市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发挥了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首次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将于9月1日启动。
据悉,为满足各梯次知识产权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将知识产权专业分为服务型和运营管理型两类,设置初、中、副高、正高四个等级,名称分别为:助理知识产权师、知识产权师、高级知识产权师和正高级知识产权师。考试、评审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推行代表作评审制度,并制定破格申报条件。(转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