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专利代理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专利代理“挂证”、无资质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开始增多。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代理执业行为,营造良好的专利代理市场环境,维护创新主体权益,提升专利申请质量,2016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于2016年9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
专利代理是创新技术转化为专利的重要一环,而不规范的代理行为对专利代理行业、企业、专利审查都会造成恶劣影响。对专利代理机构而言,代理质量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以次充好、压低专利代理价格、重数量、轻质量的行为,会破坏整个专利代理行业的形象和秩序,致使专利代理职业的信誉和形象受损,优秀代理人才不断流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创新主体而言,由于专利代理行业专业性强,部分企业在前期很难甄别专利代理质量的高低,同时也不太了解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对后续专利维权以及运营等的重要性。实际案例中,不少企业因为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不高,导致专利权利不稳定,在专利诉讼中一败涂地。此外,不规范的代理行为产生的低质量专利申请还会对专利审查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为解决社会各界反映较为集中的“挂证”“黑代理”的行为,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已在专利代理机构执业的专利代理人进行了初步筛查,系统梳理并重点分析了2016年第一、二季度受理的专利申请,分别发现存疑的执业专利代理人信息455条,可能涉及“黑代理”的联系地址57个、相关联系人1956人。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对明显存在专利申请质量问题、涉案数量较大的4家专利代理机构进行重点排查。
截至2016年11月27日,在信息存疑的执业专利代理人中,27人已办理执业证注销手续,22人正在办理执业证注销手续。对于社会公众举报的106名专利代理人涉及“挂证”行为的线索,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正在开展调查。通过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逐步清理整顿了一批违法违规执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挂证”“黑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增长势头。
点评
专利代理是专利权人维权利器的“兵工厂”,是将技术转化为产权的操盘手,来不得半点儿虚假。专项整治工作严厉地打击了不规范代理行为,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秩序。只有端正机构的价值导向,专利代理行业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时事资讯
【回首2016·专利】专项整治 重拳出击惩违规
2017-01-09 16:54:00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