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北京“三城一区”建设,推动知识产权赋能区域创新发展,4月24日下午,中国专利信息中心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在未来科学城举办“知”芯赋能园区行暨未来科学城高价值专利培育试点启动活动。来自政府部门、未来科学城央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姜伟,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刘洋、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立权,昌平区副区长高阳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本次活动上,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及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联合发布《未来科学城知识产权合作工作方案》,该方案重点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实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核心任务,建立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专利资产价值提升、高价值专利培育、审查员实践交流、专题培训等多元化服务机制,为未来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同时,信息中心与相关单位共同联合启动未来科学城高价值专利培育试点项目,首批选取中国电信研究院、国家电网信通产业集团等6家央企,建立“一对一”培育机制。
会上,刘洋在致辞中以“数据驱动创新 AI应用赋能知识产权”为理念发布多项举措,总结四大核心行动方向助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赋能未来科学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高价值专利培育,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助力央企深挖创新潜力;二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盘活专利资产价值;三是推进高质量数据建设,为产业导航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四是探索AI应用,智赋知识产权业务场景创新。刘洋强调,将充分发挥信息中心在专利信息资源、数据分析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努力为未来科学城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为未来科学城打造国际一流知识产权生态注入新动能。
此外,信息中心与同方知网联合研发的AIPat+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在本次活动正式发布。该系统通过AI大模型技术赋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创新主体的研发效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助力推动科技创新,优化创新生态。
启动仪式结束后,国专公司副总经理雷静代表信息中心以“企业知识产权分级分类与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为主题,从专利费用管理视角出发,介绍了如何构建专利费用及资产管理体系。
本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2025年度“知”芯赋能园区行和未来科学城高价值专利培育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昌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是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作为知识产权数据和信息化服务的国家队,下一步,信息中心将依托自身优势,持续强化与各方协同合作,以技术创新激活知识产权价值,为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